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电子报
 
以特色为基 破行政之壁 立人本之向
三方面共同发力为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4-09-03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本报记者 | 成  静

    统筹区域协调发展,放在一个人口14亿之巨,幅员近千万平方公里,地貌、气候千差万别的大国,任务之艰巨可想而知。
    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城乡融合、区域协调发展,坚持系统观念,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不断丰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的理念、战略和政策体系。2023年9月,中央区域协调发展领导小组亮相,办公室设在国家发展改革委,从更高层面、从战略、从全局上来谋划区域重大战略,系统统筹各个战略之间的重大政策。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完善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机制是关键内容之一,旨在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撑。

合理分工优化发展

    “我国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中心城市和城市群正在成为承载发展要素的主要空间形式。我们必须适应新形势,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新时代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区域经济的新脉动,为塑造区域经济新格局掌舵领航。
    《决定》提出,构建优势互补的区域经济布局和国土空间体系。健全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中部地区加快崛起、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制度和政策体系。推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地区更好发挥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优化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机制。高标准高质量推进雄安新区建设。
    新时代区域如何协调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新的思路和新的要求,他指出:不能简单要求各地区在经济发展上达到同一水平,而是要根据各地区的条件,走合理分工、优化发展的路子。
    “优势互补”,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就有表述,如今则被提到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进行强调。
    协调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立足区域特色优势谋发展。
    对于西部地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把发展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展新兴产业,加快西部地区产业转型升级。
    今年4月,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了ET70M和ET100两款新能源无人驾驶矿用车,实现了矿山智能化运输设备的新突破。作为行业第一款专为采煤场景研发的无人驾驶新能源矿用车,ET70M实现了核心零部件的国产化资源应用,完成了底盘配置与无人驾驶感知技术的全面升级,动力系统储备功率增加30%,足以应对多种复杂采煤工况。
    放眼西部,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积极承接产业转移,锻造产业发展新优势,东西部协作取得新进展、新成效,推动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对于中部地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在湖南湘钢五米宽厚板厂,一块重20吨的钢坯,经过加热、轧制、精整等工序后,成为一块块钢板,运往珠海深水装备制造基地,应用在我国深海装备上。它的规模化使用,让亚洲第一深水导管架“海基二号”稳稳扎根在海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定海神钢”,助力中国深水油气能源开发。
    看整个中部,技术转移体系建设经过协力推动,区域成果转化通道不断畅通,科技体系服务能力得到提升,中部地区加快崛起。
    对于东北地区的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维护好国家国防安全、粮食安全、生态安全、能源安全、产业安全等“五大安全”,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可持续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东北全面振兴。
    东北三省一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不负厚望,2023年,粮食总产量实现18495.9万吨,超过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四分之一,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打下坚实基础。
    再看东部,更高层次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打造对外开放新优势,推动建立全方位开放型经济体系,加快推进现代化。
    7月15日,上海市浦东新区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迎来三周年。截至今年6月中旬,《浦东新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2023—2027年)》明确的139条改革任务中已落地67条,占比近50%。浦东已在要素市场化改革、科技创新体系、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政府职能转变、城市治理体系等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试点成果。
    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要形成几个能够带动全国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源,特别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地区,以及一些重要城市群。”
    发展的火车头,“三大动力源”当仁不让。2023年,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地区生产总值总量超过了全国的40%,高质量发展动力源作用日益增强。
    “习近平总书记实际上是赋予了区域协调发展新的内涵,使我们对于区域协调发展的认识,从过去单纯的缩小经济方面的差距,到一个更加综合的概念。按照板块内部不同空间单元之间,它们自身的特点去有针对性地实施相应的政策,实际上就是一种差异化的、精细化的治理思路。”清华大学中国发展规划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董煜表示。

一体联动协同融通

    《决定》提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走深走实。健全主体功能区制度体系,强化国土空间优化发展保障机制。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深化东中西部产业协作。完善促进海洋经济发展体制机制。
    四川省广安市距离重庆市仅有一个小时车程,全域纳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2020年底,覆盖重庆市渝北区和广安市邻水县部分行政区域的川渝高竹新区成立,成为全国首个跨省域共建新区的“试验田”,肩负起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的重大历史使命。
    老家在四川省广安市邻水县的邱敏,之前在重庆市渝中区上班,家住在重庆市江北区,父母和孩子都在重庆市,在看到全市发布的用人公告后,怀着一腔热血申请到高竹新区工作。如今,在新区政务服务大厅社保专窗的她,成了耕种这片"改革试验田"的直接参与者和见证人。
    2024年,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五年来,改革破题成效显著:发出全国首张川渝字号国家级跨区域企业营业执照,率先开展公务员跨省一体化遴选,建成投用川渝地区首个跨省域"社银一体化"服务网点、首个住房公积金跨省域服务实体专区,两地西部科学城上万台套大型仪器设备实现开放共享展开联合攻关,成渝"氢走廊""电走廊""智行走廊"等重大应用场景建设深入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整体实力持续提升。
    这或许就是要完善区域一体化发展机制,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的意义所在。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土开发与地区经济研究所国土开发研究室副主任郭叶波表示,加强跨行政区合作,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了一系列跨行政区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例如,通过实施区域重大战略,加强跨行政区合作,缩小了区域内部差距,大幅提升了资源配置效率。通过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对口合作等方式推动跨行政区合作,明显增强了欠发达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境地区等的内生发展动力,有效缩小了区域发展差距。构建跨行政区合作发展新机制,既有利于打破行政壁垒,加快形成全国统一大市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彰显地区比较优势,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区域协调发展,也有利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防止"内卷式"恶性竞争,增加公共产品供给,加强生态环境协同治理,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高质量协调发展。
    区域重大战略是区域协同联动的成功范例。
    一架C919国产大飞机,总装在上海,约10%的零部件、50%的铝材、50%的复合材料结构件来自江苏,舱门、发动机隔热材料来自浙江……在长三角区域,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等地推动一体化发展成效正在显现。在产业协同创新、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以及生态环境的共保联治等领域,都收获了斐然的成效。在产业协同方面,各地依照自身独特的优势进行分工。上海全力施展金融和科技研发的优势,江苏大力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发展,浙江专注于数字经济的创新,安徽则在新兴产业方面集中发力。
    京津冀协同发展也切实展现出了跨行政区协同联动的强大力量。十年来,"北京疏解、津冀承接,京津研发、河北转化"的协作链条日渐清晰,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达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
    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堪称打破行政区管理的鲜活实践。粤港澳九座城市并肩前行,于金融、贸易、科技创新等诸多领域实现协同发展。港珠澳大桥的竣工通车,大幅缩减了三地的通行时长,有力推动人员、物资、资金高效流转。与此同时,大湾区在规则衔接、机制对接方面持续探索并创新,为区域协调发展筑牢了制度基石。前不久,有着粤港澳大湾区"最长地铁"之称的一条交通动脉贯通运营,它串起沿线的五座城市,并采用地铁公司"公交化运营"的创新模式,让出行更便利,同城化效应也更明显,助力粤港澳大湾区跑出"加速度"。
    在8月1日上午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秘书长张世昕表示,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与相关部门自上而下组织项目,严格做好审核筛选,优先选取跨区域、跨流域的重大标志性工程,确保项目切实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切实支持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保障民生以人为本

    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当前我国面临着快速老龄化和少子化的趋势。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已达18.70%,2020年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是适应人口变化形势、服务支撑人口发展战略的必然要求。
    《决定》提出,"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这一改革部署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增强基本公共服务均衡性和可及性,有效应对人口发展趋势、促进人口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三大目标之一。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建立同人口变化相协调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机制,有利于促进实现基本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目标提供重要支撑。"郭叶波说,具体而言,应分类优化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配置,对人口净增加的区域,要适当增加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供给,着力化解大班额现象,切实解决好农业转移人口随迁子女就学难的问题;对人口净减少的区域,要科学调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资源的空间布局,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着力提升教育质量,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
    受自然历史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限制,我国中西部地区、欠发达地区整体办学条件和质量相对滞后。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中西部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切实加大教育发展力度,中央财政教育转移支付资金80%以上用于中西部省份,累计改造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10.8万所,实现20多万建档立卡辍学学生动态清零,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了历史性贡献。
    迈上新征程,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实施对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提出了更高要求。2023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明确提出,到2027年,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初步建立,均等化水平明显提高;到2035年,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总体水平步入世界前列。
    "根据区域优质均衡发展目标,按照3~5年一周期制定新优质学校成长发展规划,落实支持政策和保障措施,通过高起点举办新建学校、改造帮扶基础相对较好的学校等方式,加快办好一批条件较优、质量较高、群众满意的'家门口'新优质学校。"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实施新时代基础教育扩优提质行动计划的意见》直接指向一个问题--基础教育面临着城乡、区域、校际、群体差距,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旨在解决一个矛盾--如何做大优质教育资源"蛋糕",从根本上解决优质教育资源总体不足与人民群众期望"上好学"之间的矛盾。
    "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进一步优化区域教育资源配置,加大对中西部困难地区的支持力度,推进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覆盖全民、优质均衡。"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马嘉宾在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各地通过优质学校挖潜扩容,推进优秀校长、骨干教师有序交流轮岗,集团化办学和城乡学校共同体建设等多种方式,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提升薄弱学校、农村学校办学条件,加快办好群众"家门口"的新优质学校。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国新增义务教育优质学校1736所,新增优质学位199.9万个。全国共有1.6万个义务教育阶段教育集团和1.5万个城乡学校共同体。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以特色为基挖掘区域潜力,破行政之壁畅通发展脉络,立人本之向提升民生福祉。这三方面共同发力,必将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推动区域协同共进,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5亿… 2024-07-3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email protected]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