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订阅服务 |   邮 箱
 
   
 
 首页  今日要闻 发改新闻 地方新闻 产经新闻 营商环境 一带一路 绿色共享 物价消息 商业资讯 企业债券 债券公告 招标投标
招标投标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网
  当前位置: 首页 >> 今日要闻  
 
电子报
 
内外需协同发力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24-10-24 00:00:00      中国经济导报

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码头吊车为货轮卸载集装箱。新华社

图为广西北部湾港钦州港区码头吊车为货轮卸载集装箱。新华社

 


开栏的话

    当前,中国经济形势备受世界关注。近期,一揽子增量政策加快出台,不断改善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面,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长期向好。
    10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了三季度经济数据。今年前三季度,中国经济同比增长4.8%,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济增速波动幅度不大,且都在预期目标附近。从三季度经济数据中,我们看到,规模以上装备制造业和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7.5%、9.1%;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新三样”为代表的绿色产业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我们也看到,1~9月,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连续多个月下滑以后首次止跌回稳,筑底企稳的态势正在呈现。
    压力和挑战,始终与中国经济稳中求进的发展轨迹相伴。党中央的科学判断和部署,正引领中国经济迎难向前。从本期起,本报推出三季度中国经济系列报道,从六组关系透视三季度中国经济发展数据,多维视角感知中国经济的动力和活力。

本报记者 | 杨  虹

    国家统计局日前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949746亿元,同比增长4.8%,国民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9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出现积极变化,推动经济向上向好的积极因素在累积增多。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强调要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泰国际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分析认为,今年前三季度,外需表现好于内需,内需动能中,9月投资与消费均有明显改善。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则指出,9月单月内需数据出现较普遍的初步改善特征,或与最后一周政策密集落地的影响有关,尤其是财政在投资和消费领域的发力较为明显。

扩内需促发展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中,对“加快培育完整的内需体系”进行了重要部署: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建立政府投资支持基础性、公益性、长远性重大项目建设长效机制,健全政府投资有效带动社会投资体制机制,深化投资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活力和促进投资落地机制,形成市场主导的有效投资内生增长机制。完善扩大消费长效机制,减少限制性措施,合理增加公共消费,积极推进首发经济。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在扩内需、促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带动作用,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加快推进重大项目建设,持续扩大有效投资。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78978亿元,同比增长3.4%。扩大有效投资离不开资金保障,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洁近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介绍,700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已全部下达,用于“两重”(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建设和“两新”(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工作的1万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已全部下达到项目和地方,目前正在加快推进项目建设和资金拨付。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进度,支持项目开工建设。
    着手扩投资形成更多实物量,也成为各地的重头戏。如广东省下大力气扩大有效投资,加快“两重”项目实施,加速推进“百千万工程”、制造业当家等重点任务的支撑性、标志性项目建设;辽宁省提出扩大有效投资,实施15项重大工程,加快推进新开工项目,做好项目谋划储备;山西省集大原高铁、雄忻高铁等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建设……
    国家统计局固定资产投资统计司司长翟善清日前表示,下阶段,要统筹扩大有效投资增量政策和存量政策,用好用足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加快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加大“十四五”规划102项重大工程的推进力度,持续推进国家重大战略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深入落实大规模设备更新,加快推进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和鼓励民间投资健康发展,促进投资平稳增长。
    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3%,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9.9%,拉动GDP增长2.4个百分点。郑栅洁表示,针对国内有效需求不足等问题,要把扩内需增量政策重点更多放在惠民生、促消费上。在消费方面,重点是把促消费和惠民生结合起来,促进中低收入群体增收,实施提振消费行动。加大对特定群体的支持力度;结合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推动大宗商品消费持续扩大;扩大养老、托育等服务消费。
    为配合以旧换新政策,充分放大乘数效应,进入10月以来,多地派发新一轮消费券。从效果来看,在消费券的拉动下,各地"真金白银"促进当地特色经济的发展,有效拉动了内需。
    "投资中国就是投资未来"。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是世界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和动力源,既是"世界工厂",也是"全球市场"。近年来,包括比尔·盖茨、马斯克、库克在内的上百位跨国企业家带着投资意向纷纷访华,中国市场巨大的消费潜力促使外资企业不断"回流""加仓"中国。下一个"中国",还是中国。
    业内人士表示,在中国超大规模市场和愈发完善的产业体系吸引下,越来越多的前沿制造企业和消费企业意识到中国不仅是市场所在,同样也是投资的新增长点,"投资中国"正变得更加多元和深入。
    9月8日,第二十四届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以下简称"投洽会")在福建厦门拉开帷幕。同日,外商投资政策迎来重大政策利好,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外商投资准入特别管理措施(负面清单)(2024年版)》(以下简称"《负面清单》"),将自2024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负面清单》充分彰显出我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坚定意志和决心,进一步提升了外资企业深耕我国市场的信心,对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持续推动产品和服务供给升级,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对外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季剑军认为。
    10月20日,今年首列"中欧班列--进博号"抵达上海,满载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展品的班列从德国发车,途经波兰、白俄罗斯、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国,经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全程运行11000多公里,承运的货物主要为化妆品和机械设备。
    "中欧班列--进博号"已成为欧洲各国展品参展进博会的重要运输方式。作为海外市场嫁接国内市场的绝佳机会,进博会实现了从展品到商品的溢出,发挥着强大的磁场效应,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各行业的优质企业和产品"走进来"集聚,对接国内庞大的消费市场,极大丰富国内消费市场容量,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消费需求。外国展商变成了"贸易商""投资商",进博会始终与中国新发展格局同频共振。

稳外需强韧性
中国投资利好世界

    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2.33万亿元,同比增长5.3%,历史同期首次突破32万亿元,显示出中国外贸的强韧性。
    作为中国外贸的"晴雨表"和"风向标",中国进出口商品交易会(以下简称"广交会"),是我国历史最长、层次最高、规模最大、商品种类最全、成交效果最好的综合性国际贸易盛会,也是全球采购商寻找商机和技术突破的窗口。第136届广交会于10月15日~11月4日在广东广州举办,超过100万件体现高端智能、绿色低碳的新品涌现,彰显"中国智造"向"中国创造"升级的实力。台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品牌部部长熊晓艳表示,境外新采购商对"中国智造"电动车十分青睐,拉美、欧洲等地区的订单,有超过60%来自广交会。
    中东地区近年来成为科技企业出海热点,蕴含着大量市场机遇。海湾信息技术展始办于1980年,是阿联酋迪拜举办的"全球第三大、中东第一大"的信息技术展。10月14日,北京海淀19家科技企业跟随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展团亮相第44届海湾信息技术展,展示光谱相机、空气制水机、AI视觉秤等高科技产品。北京睿呈时代信息科技有限公司带来了自主研发的数字孪生平台产品Deep Twin,可覆盖油气资产建设运营和智慧城市等多场景应用。睿呈时代展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企业跟随中关村科学城管委会前往中东对接资源,看到了商机,已经筹备在中东设立分支机构。"
    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是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的重要一步。近两年,广东、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纷纷采取举措,由政府带队组织企业家"出海",助力企业获取新订单,开拓海外市场。据山东省贸促会介绍,今年10月已组织130余家山东企业参加阿曼国际建材五金及轮胎汽配展,11月将组织企业参加在尼加拉瓜举办的第十七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明年2月计划组织200家建材、制造业等领域的企业出访沙特、阿联酋,举办国际建材汽配展。
    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和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24日联合发布《2023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显示,中国对外投资规模继续保持世界前列。2023年末,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存量2.96万亿美元,连续7年排名全球前三,对外投资大国地位日益巩固;境外企业覆盖全球超过80%的国家和地区,总体经营状况良好;互利共赢效果显著,中国投资助力当地经济发展作用日益凸显。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增长不仅反映了国内各类主体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积极成效,也为吸收中国投资的东道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促进了全球贸易投资的融合和可持续发展。"国家外汇管理局国际收支司司长贾宁说。

推动新全球化
用好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2024国际投资论坛发布《中国双向投资报告2024》显示,2023年,中国双向投资量稳质升、亮点突出,继续保持全球第二大外资流入国地位,对外直接投资居全球第三位。"中国双向投资增长为世界注入了更多的稳定性和新动能,同时世界经济在改善,也为中国的双向投资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良好的环境。"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副部长罗雨泽表示。
    数据显示,本届投洽会期间,共有688个项目达成合作协议,达成多个"首次":首次举办全球发展合作展;首次设置中国对外投资合作专区,展示"中国投资"和"中国建设"的发展成就;设置"丝路海运"展示专区以及1万平方米的金砖国家新工业革命展区,为扩大国际投资合作提供新机遇、注入新动能。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张燕生在投洽会期间表示,中国过去40多年的改革开放经历了从离岸制造到在岸制造、再到全球制造的转变。下一步,对中国的新投资促进,重点还是要推动新全球化的前行。而新全球化的前行一方面体现在"引进来",另一方面则体现在"走出去"。
    从累计增速看,今年前三季度,我国出口、进口都实现了增长,进出口总值创出新高,各季度都超过10万亿元,这在历史同期也是首次。
    业内人士指出,内外需和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以及国内国际双循环,从来都是不可或缺的,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关键是如何在动态的平衡中尽可能趋利避害。我国拥有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拥有强大生产能力优势,从需求与供给两方面展现了经济发展潜力,让"系统落实一揽子增量政策"更有基础、更有保障。
    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党委书记王镭撰文指出,我国每年进口大量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和能源资源,既满足了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满足了消费升级的需要。通过扩大对外开放,吸引外资和技术,促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我国能够更好地利用全球市场和资源,提升自身的经济实力和竞争力。要在开放条件下发挥巨大内需潜力,更好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实现更加强劲、更可持续的发展。

【期号:】【版面:】【作者:】打印本页
 
相关文章
招标投标 | 更多>>
· 华融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 2024-06-25
· 资产处置公告 2024-05-23
· 中国信达山东分公司关于… 2024-04-13
· 中国信达北京分公司关于… 2024-03-19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4
· 中国信达资产管理股份有… 2024-03-12
· 公告 2024-01-20
· 资产处置暨招商公告单 2023-12-02
发改新闻 | 更多>>
· 国家发展改革委以会代训…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召开民营… 2024-09-28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埃塞俄… 2024-09-10
· 打通培训到就业“最后一… 2024-09-07
· 国家数据局局长刘烈宏会…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与多国有…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主任郑栅… 2024-09-07
· 国家发展改革委下达5亿… 2024-07-3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招 聘 | 网站广告刊例 | 广告刊例 | 招标公告刊例 | 订阅服务 | 版权声明 | 郑重声明 | 中国发展网 | 记者证查询 | 技术产品
 
地址:北京市西城区广安门内大街315号信息大厦B座10层
邮编:100053    传真:010-63691390
Copyright 中国经济导报网  京ICP备09051002号-1  京公网安备 11010202009735号
产业报行业报新闻道德委员会举报投诉电话:010-65573925;举报投诉email:[email protected]
技术支持:北京紫新报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