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主题党日活动。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供图
本报记者 | 程晖
2024年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建设经验总结交流会日前在京举行。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各部门、直属事业单位党组织书记,中央和国家机关各部门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和基层党组织书记代表,共约700人参加会议。 交流会上,来自中央和国家机关8个部门的党支部代表从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服务“国之大者”、坚持人民至上、走好群众路线、破解难题、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党建和业务融合、发挥战斗堡垒作用等方面交流了“四强”党支部建设经验。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发展司司长刘明作为8个部门党支部代表之一到会介绍经验。 社会发展司是国家发展改革委负责民生工作的司局,业务范围涵盖教育、医疗、“一老一小”、文化、旅游、体育、兜底保障等多领域,不仅涉及宏观、中观、微观等各个层次,更涵盖人民群众美好生活的方方面面。 “作为党支部书记,我深刻认识到,只有坚持党建引领,全体党员干部时刻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才能真正将党中央和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到位,才能真正将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解决到位。”刘明谈道:“在工作中,我们坚持找准关键支点,持续推动党建业务深度融合,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 如何把党务和业务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更好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更好当好“参谋助手”,同时运用党的创新理论聚焦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本报记者日前走访了社会发展司,深深感受到,社会发展司在大学习大讨论中激发党员的思想动力,让理论学习和政治生活成为党员想干事的“加油站”;在参与重大任务、经受重大考验中锻炼党员的能力作风,形成党员干成事的“大舞台”;在“八小时内外”做到慎独慎初慎微,让党章党规党纪成为党员不出事的“硬杠杠”。 筑强政治功能 当好党中央的“参谋助手”
党建业务融合一直是一个实践难题,搞不好就容易出现“两张皮”。“我从2023年2月担任社会发展司党支部书记以来,精研细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机关党建的重要论述,反复学习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7月9日在中央和国家机关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刻领会中央和国家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坚决做到抓政治态度坚决,抓党建有声有色,抓业务开拓创新,抓队伍重在传承。结合社会发展司党支部实际,学习领会、努力工作,较好解决了党建业务‘两张皮’的问题。”刘明谈道。 “两张皮”存在的根源,是在一些机关干部意识深处,存在政治和业务两个头脑,像两条平行线,互不交集。针对这一问题,社会发展司统筹安排政治学习和业务学习,让这两条线更多地相交。在每周四下午的集体学习中,紧密联系职责,主动代入工作。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每个党小组不仅原原本本传达学习,还要谈如何理解、怎么落实。长此以往,“政治头脑”和“业务头脑”真正融合到一起。 比如,去年党中央部署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支部党员干部提出,进入新时代新征程,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要成为最大的内需,社会政策的功能从单一走向多元,迫切需要完善社会领域顶层设计。后来,司长带队赴浙江、安徽、江苏、湖北、陕西调研,系统研究社会政策在中国式现代化中如何定位、怎样作为等重大问题,提出从“怎么看”到“怎么办”再到“怎么抓”的政策建议,有效贯通了调查研究闭环,得到了委领导肯定,并作为主题教育经验在《旗帜》上刊载。 再比如,今年以来,社会发展司一直密切配合教育部编制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协助研究提出教育强国建设的目标、差距和重点举措建议。“我们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紧扣教育的政治属性、人民属性、战略属性,从服务支撑中国式现代化破题,聚焦规模、质量、制度三个维度,对比查找我国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不足,谋划提出推进基础教育系统性改革、职业教育协同性改革、高等教育结构性改革,为规划纲要编制提供了重要参考和支撑。”社会发展司人力处负责人告诉记者。 2024年,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教育部实施优本扩容工程,积极扩大“双一流”高校本科招生规模,让更多孩子接受优质本科教育,满足千家万户上好大学的愿望。但是,本科招生扩大后,面临的下一个问题就是宿舍不够住了,社会发展司积极运用超长期特别国债,把学生宿舍纳入了支持范围,今年一年,新增学生宿舍床位超过40万张。预计经过2~3年,能够把“双一流”高校的学生宿舍短板基本补齐。“宿舍虽小,但却牵动着高等教育提质升级的大工程。如果没有跳出教育看教育,没有从政治上看待教育,那么就只会在教育的小圈圈里‘打转转’,格局就打不开,改革就难以有获得感。”社会发展司人力处负责人表示。
配强支部班子 培养新时代的生力军
社会发展司有34个编制,“90年”左右的年轻干部占了一半以上,是各项工作的主力军。社会发展司把党务干部和业务干部协同培养,及时把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青年干部增选为支部委员。刚刚完成的支部换届中,除了支部书记和副书记,5名支部委员全部为1990年前后出生的优秀青年干部,分布在5个处室,其中3人都是副处长,另外2位也是具有培养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这种安排,给年轻干部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也给支部工作注入了源头活水。 “我每次都对他们说,虽然‘身在兵位’,但一定要‘胸为帅谋’。我把参与重大任务、研究重大问题,作为锤炼干部的重要抓手,每次起草重大政策文件,都成立由我牵头、青年业务骨干参与攻关的工作专班。年轻干部在做规划、定政策时,不是从所在领域和处室的视角出发,而是从大局和全局出发系统思考问题,确保在制定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就立场不移、方向不偏。”刘明谈道,“而从细节上,我要求比较严格,比如要求他们把办公室清理整洁,不扫一屋何以扫天下?必须久久为功。现在我们司所有的办公室都干干净净,环境特别好。” 一位青年支委告诉记者,担任支委后,政治机关意识得到了锤炼,党员意识更加强烈,在做规划、定政策时,首先会问自己,“这个改革、这个政策是否符合中央精神”。在制定政策的“最先一公里”,就自觉运用党的创新理论作指导,自然就做到了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
增强作用发挥 把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放心上
“一老一小”、教育、文化、体育、旅游、文物保护,社会发展司对应的部门很多,大概有21个左右,同时,安排的项目资金很多,怎么把每一分钱都用好?那就要把老百姓的事当作自己的“心上事”来做。 去年以来,社会发展司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委党组关于大兴调查研究部署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的“深、实、细、准、效”为标准,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一年,全司共开展专题调研29次,我本人带队开展10次专题调研,全司调研覆盖东中西20个省份46个市83个县,涉及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养老、托育等多个领域,全面了解了社会事业发展全局情况,并上报调研报告30余篇。”刘明说。 “老龄化”伴随“少子化”,“一老一小”这道难题摆在我国面前。解决“一老一小”问题关系人口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是最现实、最紧迫、最突出的民生问题。社会发展司人口处的干部回忆10年前去基层调研,当时各地的养老服务设施非常简陋,有的把仓库、祠堂简单改造用于养老,有的还在使用简易钢架床。经过多年的支持和发展,我国养老行业得到巨大的发展,截至2023年底,我国新建居住区配建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为87%,全国养老服务机构和设施达40.4万个、床位823万张,分别比2012年增长7倍、1倍多。 去年在安徽、江苏、浙江三省的调研中,社会发展司发现群众对于就近就便的养老托育需求强烈。如何更好满足这一现实需要?支部组织青年干部多次到社区和群众家中调研,从群众实际需求出发,提出开展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的建议,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优质公共服务,让养老托育实现“离家不离亲人”“离家不离社区”。研究报告获得“关键小事”调研攻关特等奖,转化为《城市社区嵌入式服务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以国务院办公厅名义转发,目前在全国56个城市开展试点,为解决“一老一小”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每个月社会发展司都会确定一个与业务相关的主题,开展一次党日活动。既要把理论学深学透,更要解决实际问题,是社会发展司主题党日的重要特色。比如,去年在主题教育期间,社会发展司实地前往北京中轴线申遗现场开展主题党日,专题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参观景山、天坛、先农坛等一个个历史遗迹,让党员干部更加深刻认识到保护、传承、利用好北京中轴线等宝贵历史文化遗产,是重大政治责任。根据申遗需要,天坛公园内的五八二电台需要尽快搬迁,但是搬迁资金补偿等问题迟迟未达成一致。 “我们开展多部门跨司局现场会商,提出了解决思路,快速形成了工作方案,有力推动了该电台迁建,也为涉及中轴线申遗的其他项目迁建,提供了可参照借鉴的有益经验。2024年7月27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决议,最终将北京中轴线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社会发展司生活质量处负责人介绍。 “党务和业务之间不是此消彼长、简单嫁接,而是互相成就、相得益彰。党建为业务锚定方向、插上翅膀,业务为党建充盈内涵、丰富内容。做好两者深度融合,不能简单相加,而是要从‘你是你、我是我’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进而实现‘你就是我、我就是你’。”刘明谈道。
|